美国新法禁“复仇色情”AI合成图
cnin美国签署“取缔有害内容法”,规定删除非自愿性私密影像和AI合成图像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周一签署了《取缔有害内容法》(Take It Down Act),这是一项旨在打击传播非自愿性私密影像,俗称“复仇色情”,以及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伪造图像(deepfakes)的双党合作立法。该法案立即生效。
该法案是由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克鲁兹和民主党参议员艾米·克洛布查提出,并得到了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的支持。批评人士认为该法案过于广泛,可能导致审查和侵犯言论自由。
《取缔有害内容法》规定禁止“明知地发布”或威胁发布未经他人同意、包含私密图像的材料,包括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伪造图像。 它还要求网站和社交媒体公司在收到受害者通知后 48 小时内删除此类内容,并采取措施删除重复内容。
许多州已经禁止传播性暗示性的深度伪造图像或复仇色情,但《取缔有害内容法》是联邦监管机构对互联网公司的少有的干预。
争议焦点:审查和言论自由
尽管该法案旨在解决严重问题,但电子前沿基金会(EFF)等数字权利倡导组织表示,“善意不能成为制定良好政策的理由”。他们认为立法者应该加强现有法律保护受害者,而不是创造容易被滥用的“取缔机制”。
EFF 指出,《取缔有害内容法》中的取缔条款涵盖比非自愿性私密影像定义更广泛的内容类别,缺乏防止恶意或虚假投诉的必要保障措施。他们担心该法案将迫使在线平台过度审查,甚至删除合法的言论,例如新闻报道、评论和艺术作品。
此外,EFF 指出,48 小时的期限太短,不足以验证言论是否合法,这可能会导致平台为了规避法律风险而选择删除任何可能存在争议的内容。
总而言之,《取缔有害内容法》是一项具有争议性的立法举措,旨在打击网络中的有害内容,但也引发了关于审查和言论自由的担忧。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关于“复仇色情”和深度伪造图像的背景知识:
- 复仇色情: 指未经拍摄者同意被传播的私密性影像,通常是出于报复或勒索目的。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隐私权,也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 深度伪造图像: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逼真的合成图像或视频,可以用来制造虚假信息、进行身份冒充或传播恶意谣言。深度伪造技术的进步引发了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和社会稳定的担忧。
有关互联网审查和言论自由的讨论:
- “审查”是指政府或其他机构对信息内容进行控制和过滤,以限制其传播。
- “言论自由”是指个人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受干预或压制。
- 在当今网络时代,如何平衡互联网平台上的自由表达与有害信息的控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
《取缔有害内容法》的潜在影响:
- 对受害者保护: 该法案可能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复仇色情和深度伪造图像的受害者,让他们更容易获得补偿和正义。
- 网络安全环境: 法案可能会提高互联网平台上的安全性,减少有害信息的传播,维护网络空间秩序。
- 言论自由限制: 法案也可能引发过度审查和言论自由受限的担忧,需要谨慎评估其潜在影响。
你需要思考的问题:
- 《取缔有害内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打击网络中的有害内容?
- 该法案是否会侵犯言论自由?
- 如何平衡保护个人隐私与保障言论自由?
- 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网络安全和信息传播问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